反反复复写了许久,几个小时几天或是几个月,但最后全删了,不知道该说什么,似乎每个字都有着过大的分量。如同而今思念的人越来越少,不知何时起原谅了人世的凉薄。问诸君一个问题 如题,我不在乎诸位回不回答 我只想一吐为快。或许是自己主动搜索信息的缘故因而被灌注的少些才导致了而今思想的格局。当然庆幸自己并未同流合污,虽然狠累,但步伐依旧固执,即使独自一人,那又有何妨。其实心里很清楚自己是时常疑惑的人,而我的固执却常常让我作出选择。所以,伤害在所难免。你可以认为我悲观消极但其实这些都已不重要。
我还不知道怎么实践近朱者赤,但是我先尽量避免掉近墨者黑。我们的价值取向正在多元化。人们,特别是国人欠缺一种包容力,好像但凡跟我的理念不同,就要予以抨击。这其实是非常愚蠢而野蛮的。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只要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就没有人可以横加干涉或者指手画脚。很多人,总喜欢拿自己看不惯别人的地方,当作别人的缺点来讲,总是喜欢把自己当作是标杆,来批评那些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却不知道,只是三观不同,追求的东西不一样,而已。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一定会被别人理解,甚至误解,只是很多时候,他们真的没有办法感同身受,三观不一致罢了,没必要解释。
有些人,无论是在人群中还是自己一个人待着,感觉他们的心里都有一面镜子,时时刻刻照亮着自己,即使他们不知道,在照亮自己的同时,其实也照亮了很多像我这般敏感而较真细节的人儿。我喜欢和这样的人做朋友,也想着自己慢慢成为这种人,这不是一件需要很累很多提醒的事情,这只是一种习惯,一种潜意识。公司食堂每天必然去的一个地方,久而久之难免会闲谈扯淡。可要是真正争执起来,就差双方动手。颇有意思,然后我就劝他们能用武力解决的问题千万别动口。习惯性总会选择靠窗后几排的位置,人少清静。也总有一个人会选择倒数第三排靠窗的位置,方圆就她一人。她总是独自一个静静的吃完然后转身离开。难免时间久了会有人背后议论。她的眼神中流露出无以言说的故事,而周围人为何要恶意揣测她人,难道茶余饭后的消遣?没有经历过她的故事就闭嘴。食堂的自助餐,自己拿盘子选菜结账的地方都会给纸巾。每次吃完饭我都会把碟子整理在一起,然后放到门口收集处,将纸扔进垃圾桶。有人会问道门口不是有清洁工收集整理的么,我说习惯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喜欢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看到有些人甚至把纸巾和剩饭混在一起,清洁工喊着不要把纸巾混在一起,于他们而言似乎听不到一样。甚至有人说这些我们都干了,那要你们做什么。
前段时间回家途中下了几个电影路上消遣。《七月与安生》《V字仇杀队》没想到近来如此容易的被感动。想到前段时间有些事仿佛是一个比《活着》更悲惨的故事,可是,电影会结束,人生呢?
不幸每时每刻都在世界的角落里发生。
然而不同的是有些我们看到了,
有些却被我们漠视。
我们为何遮住了自己的双眼?
我们为何只对镜头下的苦难留下泪水?
我们为何不去想想还有比这更苦难的人们?
衣食丰足的人们从来不会在意,
还有一种在被世界遗忘角落里不可思议的活法。
他们也许骨瘦如柴。
他们也许尸横遍野。
他们也许被迫改变了很多很多……
然而谁会在意?
他们只是一群与我不相干的人罢了。
他们永远比不上自由女神像的灯火抑或埃菲尔铁塔的霓虹。
他们只是一群死了都不会有人为之默哀 ,为之亮灯的人罢了。
也许在社交媒体上连转发滴蜡和祈祷都没有。
他们就这样来无影,去无踪。
没有一点声息,没有一声哀叹。
然而,然而他们也是人!
归根结底,多年前一则报道国内无良媒体用恶意标题传播事实,没有思考能力的群众用丑恶的嘴脸去揣测在国外遇害的同胞。后来我才发现那些骂人的冷嘲热讽的,全是活生生的人。真的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之后再也不相信新闻标题,看到新闻都会站在不同立场揣测一下事实。开始明白很多人是真真实实的内心阴暗,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和你一样成长在阳光下。我也告诫自己,不凭只言片语恶意揣测他人,哪怕做个路人,也不做落井下石之人。或许见的多了,自然对事物的判断,对宏观思考的逻辑有自己的认知。明白世界的多样性、事物的两面性、自己的局限性,也能明白未来的一些可预见性。面对生活坦然不亢,理解周围人的想法,但也会坚守自己内心的坚持。做到沉静,坦然,理解,坚守。总觉得,人应该具备一些起码的逻辑思维,多读点书,不至于被提到某点浑然不知,这样对喷的时候才不会像流氓一样难看。读书使人清高,清高自由它的道理。你不明白我可以理解,但请不要用你有限的经验去否定你认知之外的东西。
愿诸位都能坦然的在社会中前进,我们都是那90%的大部分人,但每个人 生而不同。(最终还是删除了故事情节,懒于折腾,就酱。毕竟码字太累,尤其是对这块,以至于删了又写,写了又删)
新的一年 愿诸位:所有欢乐 无需假装 , 此生尽兴 赤诚善良
2017.1.28凌晨1点30分